列印

棄自自在理由110

像這一段,師父提醒我們:不同習性的人有不同的特點,

如何能夠擺脫自己的習性給自己帶來的困境?

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

依著善士的言教觀察內心。

如果發現內心有不順善知識言教或教典所開示的次第之處,

應該及時調整。在修行上真的不能以自我為中心、

自己教自己怎麼修行、過份注重自我的感覺,

甚至以感覺為主來修行,忘記了自己是個凡夫、

很多感覺是顛倒的、很多感覺是宿業的再現。

這種宿業,如果是順生死流轉的,甚至是趣向惡道的,

那怎麼能夠隨順?

而大乘善知識的言教,恰恰是讓我們出離生死、遠離惡趣的,

所以才需要棄自自在,捨於尊重。

棄了什麼自在啊?棄捨了流浪三惡趣的自在。

祈請善知識引導我們脫離惡趣、脫離三有,

在任何時處準確地捨惡取善,邁出當下踏實的、向上的一步。

所以師父這一段的叮嚀、殷重的叮嚀,

如果能放在心上,常常警誡自己,

這一生乃至生生世世都會受用無窮啊!

[07′52″]

出處 : 00389-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