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善財童子一生取辦225
結果呢,前者走這麼長的路,完了以後,同樣還要付出這麼大的努力去完成;後者一下就達到,他也達到了。這兩個比較,對我們有極重要的一個概念,大家記住!為什麼?為什麼?我想如果說我們自己肯努力在這個方面追尋一下的話,沒有一個人例外的,這一定願意走善財童子這一條路。喔,這個太冤枉了!走這麼長時間太冤枉,因為這個吃了冤枉苦頭嘛,對不對?這個概念在哪裡呢?看下面,這個就在這兩部經上面說得清清楚楚。
所以,如果說你們將來真正要學本論的話,我之所以把課排得比較少的原因,你們要肯學,好好地要去找各式各樣的經論,自己證明。《法華》上面說得清清楚楚,說:我(p25) 啊,無量劫以來,就把那圓滿的教法告訴你,告訴你了以後,對不起,你就聽不進我的話,總是急急忙忙照你配你胃口的去做,結果就因為這樣,你以為得到了,沒有,沒有得到。所以它中間說了一個什麼比喻,叫〈化城喻品〉,大家還有印象吧?這個〈化城喻品〉,我現在完全用最平常的方式,來說明最重要的意義。就像說,我們現在要去到某一個地方求寶一樣,這一條路是滿長遠的,大家一直跟著那個大商主—大商主就是我們的佛陀,他是完全了解的—去走。哎呀!走在路上是又渴、又熱、又累,大家跑了個半天,又跑不到,眼看著要退心了。那個佛陀就曉得這些人的心量太差,所以這個地方現一個化城:欸,到了、到了!大家覺得好歡喜。結果進了城,喝了一點水,吃飽了覺得很高興。佛陀就說:大家精神振作了,還沒到喔,下面還有路哦!那個時候,他就跑起來,就對了。我想在座的,一定有很多同修,念過《法華》,曉得這個公案;沒有念過,好好地去看一看。
這個地方,我不強調後面的,只說明什麼?說明我們真正要想學這個佛,應該一開頭的時候,先心平氣和,耐下心來,把佛要告訴我們的,正確圓滿的教法認識了,然後你開始去一口氣走的話,這個就是一生取辦。否則的話,你急急忙忙去做的話,這條是遠路,這條是遠路。究實說來,在我們沒有正確了解之前,因為我們畢竟是個凡夫,自己我也一 (p26) 樣的感覺,哎呀!叫我去一聽見那個佛法這麼難走,這麼長遠,誰都會害怕。但是如果你有了正確的認識,正確地了解以後,誰都會取後者,因為你害怕的結果,並沒有因為你害怕而省力呀,反而讓你吃盡千辛萬苦啊!這是個真實的內容。所以真正重要的,假定說我們能夠如法地去了解這個完整的內容,然後去走的話,倒反而來得省事。
出處 : 抄01P024L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