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在那麼短的時間內,如何思維如此多的法義呢?

作任何一件事情,如果很熟練的話,就會很快。譬如,擠牛奶。如果不會擠,花的時間就會很多。如果擠得很熟練,一剎那就擠出來了。要想做到「構牛乳頃」間能夠思維上述的佛法要義,必須恆時、不間斷的數數串習思維而修。如此才能夠在做任何一件事情的時候,都會在很短暫的時間內,思維生起所修習的佛法要義。也就是說,平常已經對這些佛法要義數數思惟修,且能夠做到任運而轉了,已經形成了習慣性——一般稱為概念化的再決識。什麼叫再決識呢?就是再一次的抉擇。為什麼會變成概念化呢?因為已經很熟練了。舉個例來講,當你跟某人吵架,兩、三天再看到這個人的時候依然會很生氣,很不愉快。為什麼?因為你見到他時,會再一次思惟他的錯誤。本來已經很快樂的心,看到他馬上就變的不愉快了,這就是一種概念化的再決識。同樣道理,如果平常我們能夠數數思維修,能夠精勤修習慈悲喜舍等,已經很熟練且達到任運而轉的程度,頃刻之間,可不可以思維修慈悲喜舍等法義?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