綺語320
【◎ 綺語。事者,謂能引發無利之義。】
這個一樣一樣來解釋。那麼最後是「綺語」,綺語就是說,你說的這話呀沒有真實利益的,沒有真實利益的。這個我們普通造這個業呀,這個語業最難防,而語業當中這綺語是尤其不容易、不容易。這個綺語是容易犯極了!要防是難極了!只要說的話沒有意義的話,都是綺語。那麼這個意樂分成三部分。
【意樂中三,想者雖僅說為於彼彼想,然於此中,是即於其所欲說義,彼想而說,此中不須能解境故。】
那麼平常的想,講話,比如說你要講那個對象,你說給別人聽,妄語你騙哪一個人,罵人你罵哪一個人,那麼這離間的話,你準備挑撥離間哪兩個人。現在的這綺語不是,不是,只要你想說這個話,你說了,不管他對方領不領解,因為本來就是毫無意義的話,你自己要說出來,就是。這個意思。
【煩惱者,謂三毒隨一,等起者謂樂宣說無屬亂語。】
「煩惱者,謂三毒隨一」,貪、瞋、癡隨一。「等起者」,就是心裡面這種,由於 (p159) 這個心裡面煩惱相應的欲樂,你說你心裡面就好歡喜說那種無意義的,無意義的。所以平常這一點我們不仔細檢查不知道,你仔細一檢查的話,我們一天到晚就在這個上面。這個心裡面浮浮泛泛,一點風吹草動,欸!你就會:「哎呀!這個幹什麼?」這樣。說「幹什麼」,幹什麼就是你心裡面的散亂,非常簡單,就這麼一件事情。啊,你老遠聽見一個東西你就跑得去,瞪大了眼睛,「啊,這個熱鬧得很!」幹什麼?就是你心裡的散亂。所以平常我們真正要想努力的,真正用功的,就必須要從這個地方去。
所以以前古人辦道的時候,啊,那的確是,他全部精神,一定是全部精神貫注在這個裡頭。比如或者剛開始持戒,現在我們心裡面就是悠悠散散,大家還覺得:「啊,好像還滿好啊!」其實你已經不曉得錯到哪裡去了,這一點我們要正確地認識。這個地方先開始提一個頭,以後正式開始講的時候,真正的修行的關鍵就在這裡。平常我們一開口,總覺得自己對的,你不曉得錯到哪裡去了。你只要一念,這個精進的心,這個提持的心失掉的時候,那個時候你失念的時候,那就是放逸的根本,你已經錯了,這樣!所以自然而然,這個無始以來的習氣,一碰見一點東西就來了,這個綺語的範圍很廣很廣啊,這我們特別注意!
(p160) 【加行者,謂發勤勇宣說綺語。】
「加行」就是你開始開口說,這個「勤勇」不是說你勤勤懇懇努力,就是你一動身口,只要一開口,那個時候就是,那個時候就是。
【究竟者,謂纔說綺語。】
什麼時候你一開口說,那時候這個話就究竟了,所以它非常容易犯。平常我們沒有什麼事情,看見了人哪,總覺得:「哎呀,看見了!」世間哪,碰見了當然應酬話啦,不管它有意義沒有意義,總歸要應酬幾句的。所以人家說:「今天天氣……哈、哈、哈!」這個天氣跟你有什麼關係呀?欸!他就要這樣說幾句,就世間相,所以這我們要了解。所以這個為什麼我們出家人啊說出世、出世,就是一定不能被這個世俗所雜染。世俗相就是如此,你看見一個人,當面看見了以後,瞪大了眼睛,你走你的,人家覺得:「你這個人怎麼不通人情啊!」欸,他要講人情的!因為你要講人情啊,所以註定你就在三界輪迴當中,你現在要跳出,這個時候另外一回事情,另外一回事情。
所以現在了解了這一個,你們懂得為什麼我告訴你們早晨大家見了面以後,你合一個掌,然後呢點一個頭,或者說一聲阿彌陀佛,夠了,或者說一聲早,最多這樣。如果看見 (p161) 師長的話呢,你跑到那裡,站在那裡,行一個禮,就是,就是如此夠了。不要說早晨一看見哪,大家也就開始了,哎呀,說什麼啊!一句話已經多餘了,往往站在那裡一說,說得嘀嘀咕咕說了個半天,這個都是不相應的,十惡業。注意哦!所以這裡所有立的規矩,真正說起來都是對我們最佳幫助。
出處 : 抄07P158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