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仁有一台冷凍車被竊,不久接到電話有人告知車子在他們手上,如果想要拿回車子,就付錢贖車。在等候師父指示的期間,對方再度來電,師兄婉轉的告知對方:「我們是佛教單位,此事已經向師父請示,師父正在幫你們想辦法,希望讓你們的損失少一點。」由對方的語氣中可聽出他覺得這簡直莫名其妙,什麼叫做我的損失少一點? 過了一會兒,對方又來電,對方誤以為我們遲遲不付款贖車,是因為不信任他的緣故,由於他一再來電,師兄感覺對方似乎有些著急,但也只能要求對方等候師父的指示。

請問師父在想甚麼?

對方偷車,已經造了偷盜業,如今來索贖金,又將造一個勒索的惡業,所以我們絕對不能先付他贖金,否則就會促成他罪上加罪的惡業,為了要幫助他,首先一定要讓他「先」把車子送還給我們,我們「再」付錢 (先後順序很重要),至於錢的問題,既然對方想要錢,就表示他有此需要,我們就布施給他吧!」 (師父一切都是以悲心做為抉擇的依據)

這樣就結束了嗎?

車已取回,雖然付了一些錢,但那是為了幫助他別造更多惡業,師父也認為對方願意一再配合我們的要求,也算是有善根,所以要師兄引導對方認識團體,並鼓勵他到台北學苑法味餐廳用餐,但不要去認他,以免他害怕。師父也指示僧團為竊車集團回向,讓他們的善根早日被啟發。(師父一切都以利益對方的角度為出發點,不只是為現世,也考慮到他的無限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