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樣,我們要從我們各自的起點開始,可能是觀修菩提心的勝利,或者為菩薩的無私、無畏救眾生的事蹟所撼動。當我們被深深地撼動之後,我們就想改變自己,改變什麼呢?就是以自我為中心的這樣一個態度。
以自我為中心是什麼樣呢?我們可以透過比如說還沒有學習《廣論》之前,和學習《廣論》之後,或者去做義工、很多事例中我們去觀察我們生命的格局的改變。就是不再是以自我為中心圍繞的這樣一個狀態,我們對於他有情不再漠視,也不再覺得他人的苦樂與己是無關的。所以從內心到加行,我們想要利益別人的內心的感受,慢慢地增長廣大,然後再努力地讓自己的心安住在已經思惟的這些內涵上,反覆反覆地思惟,對境練習。
像對境練習,我們會生起一點利他心,可是遇到挫折之後,就會縮回來,退了!然後想一想:這樣不對,還得要再鼓起勇氣。可是人事紛擾,利他談何容易?然後就這樣。應該越挫越勇!師父說:「我們要做常敗將軍!」所以我們一定要戰勝怯懦的這種退的、反反覆覆的心,讓利他的這種感受,由一點一點、一絲一絲的變成越來越強烈,乃至能夠持續。所以這一切都是由修習止和修習觀才能成辦的。
出處: 止觀初探 007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