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藏傳佛教多了一個皈依上師呢?
藏傳佛教有四皈依——皈依上師、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有很多人總會問為什麼藏傳佛教多了一個皈依上師呢?難道上師比佛還重要嗎?事實上,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一般來講,我們都會對摸不著、看不到的佛起恭敬心。比如,一般人都會對遙遠的西方、看不到的阿彌陀佛很恭敬,對遙遠的東方、摸不著的藥師琉璃光如來很恭敬。但是對自己的善知識、師長卻不以為然,甚至看的比一般人還糟。我們會很容易這樣。事實上以恩德來講,善知識、師父對你的恩德比佛的恩德還大。為什麼?因為他給你吃、給你住、教你法,是直接利益你的大恩人。如果不能把自己的師長看作跟佛一樣承事、恭敬,臨終時,你說你念阿彌陀佛、念藥師琉璃光如來往生極樂淨土,你覺得合理嗎?如法嗎?世俗法也是這樣講,你對自己生身父母親都不孝順,還談什麼善事呢?百善孝為先。可是有的人偏偏就是容易跟父母親吵架,為什麼?太接近了,觀過失。因此藏傳的皈依上師、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是非常有必要。當初道宣律祖和幾個同參道友一起求見他的老師,想跟老師學四分律。他的老師看到他們幾個人的時候,馬上把門關起來說:你們走吧。後來,他的同伴受不了了,都陸續走了,只剩下道宣律祖一個人在門外徹夜等候他老師,最後老師很感動,教他學四分律。道宣律祖學了兩、三遍後,就跟他老師說想出去參學。他老師聽後,把他臭罵一頓說到:你以為兩、三遍就夠了?道宣律祖靜靜地聽完老師的訓斥,回去繼續數數不斷地學習。相傳他學了三十多遍。想想看道宣律祖對他的老師是何等的恭敬。如果是現在某些人被訓斥的話,就會想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然後轉身收拾收拾走人了!所以,依師之法一定要學、要懂,要嚴格按照依師之法行持。這點一定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