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逸和放鬆界限

有的人放鬆放到放逸,還有的人可能一放鬆就放逸。放逸是心沒有正念,對吧!沒有正念、沒有護心的這個狀態。

想做甚麼做甚麼

這裡又涉及到一個問題:我們提到正知是一種警覺、一種監視自己的力量,那如果正知監視你自己的時候你還會放鬆嗎?是可以的,做久了的時候是可以的!

 

這裡又涉及到一個問題:我們提到正知是一種警覺、一種監視自己的力量,那如果正知監視你自己的時候你還會放鬆嗎?是可以的,做久了的時候是可以的!舉個最簡單的例子,譬如說騎腳踏車,一開始騎的時候你會非常緊張,然後就上去了。像我小時候也有騎腳踏車的經驗——大陸叫自行車,台灣叫腳踏車——我記得我已經好像練會了,可是有一次那天風有點大,然後我騎著、騎著,風一吹之後就覺得已經快失控了,然後怎麼也下不來,因為就特別緊張,就拚命蹬那個齒輪,然後它就越走越快、越走越快。這時候前面正好很遠處來了一輛車,車上全都是人,然後我在想:哇!這個怎麼辦?就一條路,我們是走對頭。因為速度已經非常快,好像有點像下坡又不像下坡,而且我的腳拚命蹬、拚命蹬,結果就在快撞上的時候,我還有點知覺,就把那自行車往右側扭一下,結果就撞樹上,然後躲過了那輛車。那輛車上全是人,我看到那輛車上所有的人眼睛瞪得大大的,都沒辦法,因為都在疾馳。 [02′23″]

  所以我的意思是說:就像一個剛開始練習騎腳踏車的小孩,上車的時候因為他沒法駕駛,他雙腳離地會非常緊張。久了之後,我看有的騎自行車的人好像快睡著了,還有的人騎自行車的時候輕鬆極了,東看看、西看看,然後腿也夠長了,不像小孩腿也不夠長,他隨時可以把腳還拿下來,他已經變成了一個很自由的狀態,所以他就沒有特別地緊張了。 [02′51″]

出處 : 全廣2-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