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38攝頌第11

業惑增上成流轉 結生相續系縛堅 離此當得無漏樂  勤希解脫求加持

第十一個攝修頌亦即是《廣論》(p181)~(p191+4)「由十二緣起門中思惟」一科所詮法義。

「業惑增上成流轉,結生相續系縛堅」,有情由於惑業煩惱增上,在輪回中不厭其煩地取輪回的蘊體。那麼有情結生相續流轉還滅的緣起次第是什麼呢?這就要依道次第所詮十二緣起之正理思惟緣起流轉還滅的道理。十二支是指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惑」指無明煩惱,由無明煩惱而造業即是行。《廣論》(p181-4)講到:「行即是業,此有非福業能引惡趣及能引善趣業。後復有二,謂能引欲界善趣之福業及能引上界善趣之不動業。」由於「業惑增上」使有情不斷在六道輪回當中結生。十二緣起和集諦講的都是斷掉薩迦耶見,即是斷掉人我執,《廣論》(p186+7):「如前所說,由業惑集增上力故,生起苦蘊生死道理,及特由其十二有支轉三有輪。於斯道理善了知已,正修習者,能壞一切衰損根本極重愚暗,除遣妄執內外諸行從無因生,及邪因生一切邪見,增盛佛語寶藏珍財,如實了知生死體相,便能發起猛利厭離,於解脫道策發其意。是能醒覺諸先修者,能得聖位微妙習氣最勝方便。」

「離此當得無漏樂」。何為「無漏樂」呢?先要了解何謂漏。以小乘部派來講,是被煩惱所攝稱之為漏。以大乘部派來講,是由自性有所攝叫漏。次乃了知不是由煩惱所攝、不是由自性有所攝之樂才能稱為無漏樂。那麼如何得到「無漏樂」呢?必須生起出離心,修學無我空慧,斷盡煩惱障,出離輪回,才能夠獲得無漏之樂——亦即解脫生死。那麼何謂出離輪回呢?就是出離煩惱,或者說出離行苦。因此,要解脫輪回一定先要生起出離心。又何謂出離心呢?是見到輪回的可怕,緣行苦而生起厭患輪回的心叫出離心。如何斷除煩惱呢?一定要修學無我空慧。要修學無我空慧,首先必須要持戒,由持戒而生定,由定而生慧。這是解脫的道次第。「勤希解脫求加持」,因此祈請上師三寶加持,生起希求解脫之心,依解脫道次第精進努力學修,生起出離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