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凡夫地的行者如何種下未來解脫之因緣呢?
《廣論》p174-5:「若爾於三有中一切盛事,見為過患,希求解脫欲樂,發起修眾善業,又於無我義如理觀察慧相應思諸善淨業,是否集諦生死因耶。」問:見到身財受用等一切圓滿盛事,都是由行苦所攝,故其見為過患後,生起希求解脫欲樂——即生起出離心,以出離心所攝造作的善業以及由無我義如理觀察慧相應的思心所所發動的諸善淨業,這兩種殊勝的善業是否集諦生死之因呢?下面回答:「總資糧道,加行道者,雖集庸常能引之業,然由如斯意樂所起,及於無我觀慧相應諸善淨業,是後有愛能對治品,與生死本我執行相,相違而轉,故非尋常真能引之集諦。然能隨順引後有集,故立為集攝。」一般沒有修出離心,沒有修無我空慧的凡夫異生,都是由執實心所攝而去造業,故是庸常之業。然總的來講資糧道、加行道的行者,雖然他們還沒有現證空性,其世俗相還沒有破除掉,執實心還會現起來,還會造集相似一般庸常之業,還會導引其墮入輪回。但因為他們已經生起出離心,且能緣修無我空慧,他們行持布施、持戒、忍辱等善業是由出離心所攝,以及於無我空慧觀察相應的諸淨善業,此淨善業是未來世解脫的資糧,故非庸常之集諦,只是隨順後有集而已。當然如果生起菩提心,由菩提心所攝持,再觀察無我空慧去行持布施等淨善業,此種淨善業則是成佛的資糧,故非庸常之集諦,只是隨順後有集而已。由此可知修積解脫成佛之順緣,消除墮入輪回之逆緣,是非常重要的。
得到難得義大且易失的暇滿人身,如何最大程度的修積解脫成佛的資糧,消除墮入輪回,特別是墮入三惡道之逆緣呢?看《菩提道次第廣論》131頁倒數第4行,「第二兼略開示具力業門分四。」具力業門分四:由福田門故力大,由所依門故力大,由事物門故力大,由意樂門故力大。何謂「具力業門」?就是所造之業會產生巨大果報。譬如:造五無間惡業者,其果報一定是斷氣死亡後,不需要經過四十九天,心識一離開身體馬上墮入無間地獄,其果報巨大,這叫具力的惡業。當然也有具力善業,將來可以感得殊勝的果報。
我們所做的事情分善業跟惡業,有智慧者所造些許的善業,未來成熟之後,會感得重大的善果報;沒有智慧的人,所做很多的善事,只能感得將來小小的樂果報。造惡亦然。因此我們應該懂得此中道理並善加抉擇。比如,在《廣論》(p134+6)「由事物門故力大者」講到:以布施來講,布施有分財施、法施、無畏施。「施有情中正法布施(以大乘佛法利益有情,其善業力大於以小乘佛法利益有情),供養佛中正行供養,較諸財施財物供養,最為超勝,此是一例,余皆應知。」因此在短暫的人生當中,尤其我們當中大部分都是知識分子,學習佛之正法之後,盡自己的能力去利益人,此等正法布施所累積的福德相當大。當你以佛之正法利益有情的時候,注意要懂得調伏自己的煩惱,這也是修行供養。不要嘴巴上講的頭頭是道,可是自己頭頂上卻生慢角。我們不僅為他人宣講佛之正法,而且更要依正法調柔自己的身心,做到越講越好,越講自己的身心越調柔。在《修心八頌》第四頌「願惜此寶」中講到:「秉性邪惡眾有情,恆為猛烈罪苦迫。見時如遇大寶藏,願恆惜此難得寶。」我們要視一切如母有情為寶,因為如母有情,所以我們才能圓成佛道。這很重要。
接下來我們再看《廣論》(p134-6)「由意樂門故力大者」講到:「寶蘊經說,較三千界一切有情,各建佛塔,量等須彌。於此諸塔,復經微塵沙數之劫,以一切種可供養事,承事供養。若諸菩薩(一位菩薩)不離一切智心,僅散一華,其福極多。」《寶蘊經》當中告訴我們,發了菩提心的有情僅供一朵花,比蓋量等須彌的佛塔,且於諸佛塔經微塵沙數劫供養承事所累積的福德尤大。以我們自己來講,即使我們從小到大,窮極一生拼命賺錢且不花錢,全部拿來修建佛塔,恐怕也沒有辦法蓋起一座佛塔,即使蓋起來了,其大小也不能量等須彌。因此我們要有智慧的抉擇,我們沒有能力去蓋佛塔,又想累積很大的福德資糧,我們目前最重要的是要做什麼呢?要以修菩提心為主。不過我這樣講並不是說不讓你發心蓋佛塔,經中之所以作這樣的比較,是要讓我們思惟抉擇,並生起智慧的抉擇力。今生我們如何最大程度的積累解脫成佛的福德資糧呢?要在道次第——三主要道上下功夫,努力使自己生起出離心、菩提心、空正見。菩提心的定義是什麼?《廣論》(p209-1)講到:「現觀莊嚴論雲,『發心為利他,欲正等菩提。』」這個就是菩提心的定義。如果我們生起菩提心,不離一切智性,僅供一朵花其福比前尤大。我們的一生是短暫的,人瑞最多也不過百年,百年之內何時要死亡都不清楚,死歿之後除法而外余皆無益。《廣論》p80-5伽喀巴大師自我反省說,「『六十年中,除去身腹睡眠疾病,余能修法,尚無五載。』」而我們真正修法的時間更少:年輕的時候,從小學開始、初中、高中、大學,甚至一直到博士等等,世間的教育已經浪費了二三十年的寶貴時光。很多人畢業就二十四五歲了,接著找工作、結婚、生子,一年忙到頭,沒有一點學佛法的時間。年老的時候,頭腦等身體各方面的機能都慢慢老化,記憶力變的越來越差,坐著打瞌睡,躺著數綿羊,新的記不住,舊的忘不了。更沒精力去學習佛法,大部分人的一生就這樣白白浪費掉了。哪還有閑暇時間學習解脫成佛的妙法呢?所以趁現在自己還有精力,趕快去修學,趕快做。
在我們還沒有學佛之前,大部分人學佛的客觀環境都不是很好,所受的教育幾乎都是邪見,包括我們的父母親從小教育我們的多數都是邪見。比如,我小的時候,到田埂邊抓青蛙,一半留自己用,一半拿去賣,造了無邊的惡業。有人小的時候,看到螞蟻,一把火就燒了好幾百只,殺死的蟑螂無數。殺的時候還咬牙切齒,哎呦!還會隨喜。這些惡業如果不如法懺悔,都會導致我們墮到哪裡?墮到三惡道。那我們應該怎麼辦呢?《廣論》p208+1講到:「《入行論》雲,『大力極重惡,非大菩提心,余善何能映。』」我們所造的這些重大的惡業,尤其墮無間地獄的惡業,如果沒有菩提心,其它方法都不能將其遮止、壓伏,臨終一定會感果。所以我們一定要趁著現在自己能力夠、思惟力夠,趕快把菩提心生起來,至少生起造作的菩提心。否則,會很危險。「《入行論》又雲,『此(菩提心)如劫火一剎那,定能燒毀諸罪惡。』」劫末之火一來,山河大地全部都被燒光,連微塵許都不留下。以此形容,菩提心就如同劫末之火,菩提心一生起來,即使墮無間地獄之惡業,照樣可以將其淨除掉。